1、格柵運行管理
(1)不論采用什么形式的機械格柵,操作人員都應該定時巡回檢查。根據格柵前后的水位差變化自動控制,或者及時手動開啟除渣機將柵渣清理。同時注意觀察除渣機的運轉情況,有無異響、卡頓現象,及時解決其出現的故障。
(2)檢查并調節(jié)柵前的流量調節(jié)閥門,保證過柵流量的均勻分布。同時利用投入工作的格柵臺數將過柵流速控制在所要求的范圍內。當發(fā)現過柵流速過高時,適當增加投入工作的格柵臺數,當發(fā)現過柵流速偏低時,適當減少投入工作的格柵臺數。
(3)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,格柵前后的渠道內可能會積砂,應當定期檢查清理積砂,分析產生積砂的原因,如果是渠道粗糙的原因,就應該及時修復。
(4)經常測定每日柵渣的數量,摸索出一天、一月或一年中什么時候柵渣量多,以利于提高操作效率,并通過柵渣量的變化判斷格柵運轉是否正常。
(5)柵渣中往往夾帶許多菜葉、揮發(fā)性油類等有機物,堆積后能夠產生異味,因此需要及時清運柵渣,并經常保持格柵間的通風透氣。
(6)集水池前細格柵上的垃圾應及時清理。格柵內外水位差不應超過20cm,為防止格柵的水流漫溢,應設置水位報警器。
(7)為了保證機械除污機的正常運轉,應制定詳細的維護檢修計劃,對設備的各部位進行定期檢查維修并認真做好檢修記錄,如軸承減速器、鏈條的潤滑情況、傳動皮帶或鏈條的松緊等。
2、沉砂池運行管理
(1)沉砂池的設計流速應控制到只能分離去除相對密度較大的無機、有機顆粒,一般以去除一定直徑以上的細砂為基準,由于砂粒沉速較快,因此沉砂池設計停留時間較短。
(2)重力排砂時,應關閉進出水閘門,對多個排砂管應逐個打開排砂閘門,直到沉砂池內積砂全部排除干凈;必要時可稍微開啟進水閘門使用污水沖洗池底殘砂,應避免沉砂淤積而堵塞排砂口的事故發(fā)生。
(3)每周對進出水閘門、排砂閘門進行一次清潔保養(yǎng)并定期加油。
(4)定期對沉砂進行化驗分析,測定含水率和灰分含量。
(5)沉砂池工作環(huán)境很差,氣體腐蝕性較強,管道、設備和閘門等容易腐蝕和磨損,因此要加強檢查和保養(yǎng)工作,如注意運動機械設備的加油和檢查設備的緊固狀態(tài)、溫升、振動等常規(guī)檢測,并定期用油漆防銹。
3、初沉池運行管理
(1) 根據初沉池的形式及刮泥機的形式,確定刮泥方式、刮泥周期的長短。避免沉積污泥停留時間過長造成浮泥,或刮泥過于頻繁或太快擾動已沉下的污泥。
(2) 初沉池一般采用間歇排泥,因此最好實現自動控制。當初沉池采用連續(xù)排泥時,應注意觀察排泥的流量和排放污泥的顏色,使排泥濃度符合工藝要求。
(3) 巡檢時應注意觀察各池的出水量是否均勻,還要觀察出水堰出流是否均勻,堰口是否被浮渣封堵,并及時調整或修復。
(4) 巡檢時應注意觀察浮渣斗中的浮渣是否能順利排出,浮渣刮板與浮渣斗擋板配合是否適當,并及時調整或修復。
(5) 巡檢時應注意辨聽刮泥、刮渣、排泥設備是否有異常聲音,同時檢查其是否有部件松動等,并及時調整或修復。
(6) 初沉池的常規(guī)監(jiān)測項目有:進出水的水溫、pH值、COD、BOD5、SS及排泥的含固率和揮發(fā)性固體含量等。
4、混凝沉淀池運行管理
(1)運行操作人員應觀察并記錄反應池礬花生長情況,并將之與以往記錄資料比較。
如發(fā)現異常應及時分析原因,并采取相應對策。例如:反應池末端礬花顆粒細小,水體渾濁。且不易沉淀,則說明混凝劑投藥是不夠。若反應池末端礬花顆粒較大但很松散,沉淀池出水異常清澈,但是出水中還夾帶大量礬花,這說明混凝劑投藥量過大,使礬花顆粒異常長大,但不密實,不易沉淀。
(2)應定期清除絮凝反應池內的積泥,避免反應區(qū)容積減小,使池內流速增加而反應時間縮短,導致混凝效果下降。
(3)反應池末端和沉淀池進水配水墻之間大量積泥,會堵塞部分配水孔口,使孔口流速過大,易使礬花破碎,沉淀困難。同時對沉淀池底部的污泥層揉動劇烈,使污泥上浮,影響沉淀效果。此時應及時停止運行,并清除該部分積泥。
(4)定期矯正加藥泵流量、流量計、配藥濃度,保證加藥計量準確。
5、二沉池運行管理
(1)經常檢查和調整二沉池的配水設備。
(2)經常用水沖洗浮渣斗,檢查浮渣斗的積渣情況并及時排出。同時注意浮渣刮板與浮渣斗擋板配合是否適當,并及時調整或修復。
(3)經常檢查并調整出水堰板的平整度,防止出水不均和短流現象的發(fā)生,及時清除掛在堰板上的浮渣和掛在出水槽上的生物膜。
(4)巡檢時注意辯聽刮泥、刮渣、排泥設備是否有異常聲音,同時檢查其是否有部件松動等,并及時調整或修復。
(5)定期將二沉池放空檢修,重點檢查水下設備、管道、池底與設備等是否出現異常,并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修復。
6、深度處理運行管理
(1)定點檢測深度處理系統(tǒng)進出水指標,發(fā)現異常及時調整加藥量使排水達標。
(2)深度處理一般都是使用具有強氧化性的藥品,存放時注意分類,不要把氧化性藥品和還原性藥品放在一起,容易發(fā)生危險。在運行操作時也要遵守各類化學品的安全操作規(guī)程,注意做好防護措施。
(3)深度處理中使用的藥品大都具有腐蝕性,管道、設備和閘門等容易腐蝕和磨損,因此要加強檢查和保養(yǎng)工作。
(4)加藥設備定期檢查,并定期排出加藥罐中的雜物。
(5)定期查看反應池內污水情況,根據污水反應所形成的絮體情況調整用藥量,絮體較小時,需多加需絮凝劑。
(6)定期檢查攪拌器和計量泵的潤滑情況,三個月進行一次檢修。